女生小说尽在必读小说网!必读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历史的指针 >第九十七章 安敢偷闲学冷血97(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九十七章 安敢偷闲学冷血97(1 / 2)

王之鳌和日本人勾结后,首先让整个上海日租界成为鸦片贩卖和毒品制造的中心场所,在法、日租界交界处的那条路,日租界这边几乎所有洋行都是事实上的烟窟。

早上七点到午夜,随便在日租界走到一家洋行,房门一拉,烟气就像一股浓雾从里面喷出来,一排大炕上躺满了男男女女,一盏盏烟灯,冒着红黄色火苗,一杆杆烟枪,发出呼噜呼噜的声响。

团团浓烟从一张张嘴和一道道鼻孔里滚出,烟灯旁边是枯瘦的脸,手是鸡爪一样的手,这些吞云吐雾的人,莫不是些人力车夫、小商贩、机关小职员等各个阶层的普通百姓,有喜舞文弄墨的瘾客竟然填写一道劝人吸食大烟歪词:

唉!瘾来,真难挨!

忙把灯开,吸口可妨碍?

这才合乎时派,消愁止咳祛病灾,少吸有益,多吸无害。

他说我吸鸦片不应该,

我看他不吸烟也未发财。

王之鳌在媚娘的指使下,又设立了名为“消愁处”、“卧云楼”、“世外桃源”的花烟馆,烟馆里有漂亮的女招待,老顾客带来新顾客,不但能免费吸食几天大烟,还有一定的赏金拿。

烟民队伍滚雪球一样壮大,王之鳌的财富滚雪球一样暴增,日本人又助他当上商会副会长,成为上海滩潜在水中的商业大鳄。

南京行政院代院长宋先生到上海连日召见金融实业界领袖,商讨财政问题,王之鳌多次应邀参加会见,日本人从他那里得到许多他们想知道的南京当局的秘密,土肥原贤二由此得出结论:南京当局对日只有情绪,没有战略。

九·一八事变之后,小鬼子动作不断,日货又行销全国,国内民间很多人倡议抵制。

但因日货质量更好一点,一些商人仍以卖日货为主,于是有人将之视为奸商,起而除奸,一时之间,各种除奸团风起,比起一般民众的自觉行动,他们更进了一步,不但有自己的章程,还有自己的处罚方式。

比如对贩卖日货者,收缴、罚款,甚至将店主扯到街头站立笼。

上海各校学生也连续出动宣传抵制日货,呼吁对“侵略我国之野心国家,施行经济封锁,不畏强暴,不受胁迫,一息尚存,死生以之”。

上海工会也分电各业公会,要求严密检查贩运日货,指出“凡属人类,誓不与仇货发生关系”。

为扩大抗日宣传和对日经济绝交开展抵制日货运动,一些爱国男青年学生成立了“血魂除奸团”,并发表宣言,声名集合同志多人,歃血盟誓,抵死与奸商斗争。

该团成立后,数百团员分布全市,向商家晓以大义,说明贩卖仇货形同资敌,并秘密调查买卖日货的奸商,向他们发出停贩日货的警告信,警告其迷途知返,否则剥夺其人格名誉,戕杀锄灭无遗。

随后又致函报社,表明抗日除奸的决心,报社将来函全文发表,以示对该团爱国举动的支持。

一些爱国女青年成立了“摩登破坏团”,她们在排日倡导国货时,惊讶地发现女同胞在服装、化妆品等方面严重依赖国外进口。

郭蕙风由此发文告诫广大女同胞“不要沉睡做着甜蜜之梦,醒来吧,请看日货垄断着我们大好的市场。日商**着我们仅余的精血,他们笑逐颜开的看着我们颓唐垂首、筋疲力尽的时候,便从口袋里掏出我们白送给他们的金钱,翻脸无情的抢占我们的土地,我们要明白提倡国货是实际救国的切要工作。”

彭开济瞒着家人参加了血魂除奸团,调查到永昌煤号不受劝阻,继续大肆贩卖日煤,对血魂除奸团的警告全当耳边风,彭开济他们很气愤,再次执笔发出一封警告信:

商友们:当你们身上散发出被奴役者的腐气时,为何还能把钱花在买卖仇货上?清除这种腐气的唯**法,就是将你们的热血献给整个民族,你们不识羞耻而纸醉金迷,那么我们在今宵的薄礼炸弹,将为你们增添欢娱。

彭开济向永昌煤号投掷的一枚炸弹,他的同伴又枪杀了专卖日货的商会副会长许梦第,吓得各商家纷纷将日货藏匿,市面上难见日货踪影。

日商对“血魂锄奸团”的行动惊恐万状,特别开会商定应应付方法:催促日领事从速交涉,组织便衣侦察队侦察血魂锄奸团行踪,将存货廉价赶快出售,急电日本国内各港口船只暂停装货。

日驻南京公使馆代办矢野针对上海堆积日货达九千万余元之巨,他大言不惭威胁南京当局,妄言对排日行为愈趋愈烈的局面不可接受,日方对血魂锄奸团不能极端忍耐,希望中方竭力取缔,否则日驻沪军宪将取断然之对策。

小鬼子驻沪陆战队头子杉坂为呼应矢野,下令组织陆战队警备队,从事防遏一切抗日抵货运动,他**裸叫嚣:“如发生不幸事件,则在上海方面,海有第三舰队之精锐,陆有富于战斗力之陆战队,其实力较之‘一·二八’以前更雄厚。”

迫于小鬼子的压力,上海警察局逮捕了几位锄奸团成员,第二天即判处几位年轻人徒刑数年。

彭明章怒极而言:“能说脏话吗?不能,那我无话可说。”

他在上海新结识的好友吴先生,认为南京当局要员浑浑噩噩,在对外问题上毫无气节,实为丧权辱国的代表,他曾作诗一首言志:

万方多难金瓯缺,国耻如山未曾雪。

卧薪尝胆且不遑,安敢偷闲学冷血。

他在反帝之外多了一个“反蒋”的任务,视蒋某人和南京当局为与帝国$主义一样的敌人,颇有“汉贼不两立”之势。

吴先生率领三名学生前往上海警察局,要求面见温局长并让其释放学生。

一位吴姓科长接见,称被捕学生正在审讯中,不能释放。

吴先生称,如果没有充分证据,不能随意拘束人民的自由。

两人一言不合即发生冲突,吴先生对吴科长饱以老拳,遭到抓捕并被送往南京.

南京当局不敢公开迫害反日爱国分子,在各方压力下,吴先生被保释回到上海,彭明章专门为他接风尘。

彭明章和吴吴先生相识,缘于郭校长托他捎信故友,吴先生和郭校长早年曾在福建漳州共事,交情甚好。

吴先生江西余江人氏,自幼好学,十五岁考取秀才,然而时值乱世,他意识到儒家义理无法应付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遂决心与传统儒学决裂,改学经世济国的新学,尤其注重研究法政。 吴父亡故,吴先生不守墓,不服丧,声称打倒杀人礼教,引起保守势力的反对,地方学政一怒之下,革除了他的绅士身份。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