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小说尽在必读小说网!必读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在海洋时代 >257郡县262(2 / 2)
  • 手机阅读本书

257郡县262(2 / 2)

这是知府夫人把吴大人喝完的茶杯接了过去,放在桌子上反问道:“不管嫡子和旁支都是南海县的县令有什么差别吗?”

吴大人并没有理会自己妻子的问题,而是向他讲解起大明现在的行政规划来。

秦代、隋朝和汉朝的都是郡县制二级政府。秦代史书上说是36郡,实际上是40个。

到了汉代,感觉40个左右的郡呢,数量太少每个郡面积太大,不好控制。在。突然令之下慢慢的就变成了有40多个郡和郡相等的国加起来100多个。

每个郡的力量都不太强,不足以对中央构成挑战。

但是100多个郡也有个问题,就是数量太多,皇帝不好记,不好管。所以汉武帝就把全国分成13个部。也就是每个部设一个次刺史,每个刺10管几个郡。

这个刺史呢,不是什么大官儿,而是流动的监察官。他们的任务呢,是监察地方,防止皇帝管不过来的时候,地方官在下面徇私舞弊鱼肉地方。

所以他们的级别并不高,是13个小官。相当于13只看门狗或者13个锦衣卫的意思。

汉武帝把全国分成13部。每一部的力量都太大,想搞独立的话控制不了。所以这个刺史制度一直执行了400多年,也没出什么问题。

然而,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整个中国北方陷入一片大乱。

100多个郡,每个郡都太小无法单独抵抗起义军,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够面对黄巾军。

那么怎么联合呢?自然的就把原来的13个部变成13个战区,叫13州。

原来这刺史变成了州的长官,叫州牧。秦代设立的郡县制度是三权分立。

郡一级的这个军权、人事权、监察权是分开的,让地方官相互制衡,但是你要想集中力量镇压起义呢,就不能这样搞。

所以这个州牧就演变成了集权的长官,在地方上大权独揽,军权,人权,裁决权,集于州牧一身。

这样就由郡县两级演变成了州郡县三级。郡上面出现了州。然而分裂的力量很快就演变成各地军阀格局。就进入了三国。

所以我们读三国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各种州的名字。刘备是豫州牧和荆州牧。曹操是眼中和异种孙权也做过州牧。

他的父亲孙坚做过豫州梦牧。所以三国的军阀大多都是州的长官。

三国之后是魏晋南北朝,统治者为了控制地方不停的把这个州越画越小,越画越细。到了唐朝就划分到358个州。

唐朝是全国有358个州管理1551个县。对一个皇帝来说,300多个州实在是太多连名字都记不过来。

因此,唐太宗只好把300多位州的刺史的名字写在卧室的屏风上,天天在那儿背。但是唐太宗宁肯他这么麻烦,也不愿意在州上再加一级政府。

为什么?因为他牢牢记住了东汉历史的教训。后来的唐朝皇帝没有唐太宗这样好耐性。

358个州,实在是记不过来,只好重复汉代的故事,在周上新加了一个级别,叫道。

但是这个道它不是固定的一级政府。它的作用是分巡各州,替皇帝监视唐朝各州的长官和唐朝府兵的那些校尉。

这个跟汉代汉武帝设的这个13个部的目的是一模一样的。

但是后来的历史又一次重复了。安史之乱起来之后,300多个州,地方上力量太分散,根本没法组织有效的抵抗朝廷治好的帝皇上把道变成了实际的政府,叫做藩镇。

于是集军权、财权、人权一身的各大唐节度使在安史之乱被平定之后,这40多个藩镇就演变成了州上面的实际的行政区。

这样又回到了三地政府、藩镇、州、县。然后就出现了漫长的藩镇割据,全国分裂,一直持续到五代十国。

这就给宋朝一个深刻的教训。宋朝统治者发誓,我绝不能让地方官集权。

于是宋朝虽然设立了一个省一级的政区,叫做路。但是路不是省级的政府。在省一级实行四权分立。把路基的政府的军权、财权、人权、物资权分开。

宋朝廷设了4个平级的政府。叫做安抚使,转运使,提典刑狱使和提举常平使。

但是事实证明这样搞也不行,四权分立,政府部门终日彻底即无效。所以宋代对外的抵抗能力很弱,这是宋代打不过辽也打不过金的一个重要。

但是为了皇位的安全,皇帝宁肯这样,我也不让地方官集权。

到了元代,情况就变了。元朝皇帝认为宋朝这样搞太没有效,所以一开始就把全国分成10几个省,正式建立省级政府。

而且行省长官一开始就集权,大权独揽。那么,为什么元代皇帝魄力这么大?他不怕地方上尾大不掉?

因为元代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汉人建立的王朝,皇帝总是担心地方官跟地方的百姓士绅结合跟中央对抗。

所以千方百计要把省一级的政府划下。元朝派到各地当高官,都是外族。朝廷不担心他们会跟汉人团结起来。

所以原来的省都很大,高官的权利也很大。到了本朝虽然设置了省一级的布政使司政区,但是不设省一级官员。

省里头设3个领导。布政使、按察使、督指挥使。又来个三权分立,分别掌握财权、司法权和军权,相互牵制。

下面我们下面我再说说科举制,科举制创建于隋朝,但是发展到唐朝的时候得到进一步发展,比如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

进士科呢,主要是靠读书人的灵活使用。

明经科则主要考察儒生对儒家经典的熟识程度。主要是死记硬背了。

所以进士科出来的人才当然更胜一筹。

武则天则首创武举和殿试,但是殿试还没有在这时形成定制。

成为定制殿试是到宋朝的时候。

到了唐玄宗时期,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就如临场写诗,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殿试。

并且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制的地位。不过不要觉得这种考试很容易。

科举制当中其实还是特别看重考生的综合素质。

你的身材如何!要求的是体貌丰伟,你是武大郎的身材,那肯定考不了科举,当不了官。

比如你的文采怎么样?要求言辞辩证,写出来的文章结结巴巴,态度偏执,肯定不行。

比如你的字写的如何,要求楷法求美。你的字写的龙飞凤舞,或者呜呼哀哉,那也不行。

还有你的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如何?要求的是文理优长,上天文下地,逻辑缜密,侃侃而谈啊。

你看这就是不是很不容易了。策论就是考效,你的论述到不到位,逻辑严不严密。

甚至策论结合,甚至在论述当中文字的配合和方法的选择。

所以隋唐科举这个推行,应该说比以往的选才,它更具有了公平性和选才的范围扩大。

但是唐朝的科举考试是不糊名的。如果有两个人,一人是皇亲国戚,一人是百姓。

当他们在科举制面前狗都知道谁能考上。所以唐朝的科举制虽然给了底层的寒门一个向上爬的机会,但大部分人是根本无法走通这条道路的。

所以才有写了那首,我花开罢百花杀。的黄巢大起义。

到了宋朝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主要体现在科举过程当中,实行锁院制、糊名制、誊录制、录取人数也大幅增加。

锁院制。简单的来说就是将考官与外界隔绝。防止泄露考题。糊名制。则是将试卷进行密封,防止阅卷过程当中作弊。

还有誊录制,是专门请一批人将考生的试卷重新誊写。是进一步的防止阅卷当中作弊现象的出现。

现在考试当中的很多的防止作弊的方法那么都是源于这个时期。大幅度增加科举制人数。则与统治者倡导文治,就需要选拔大量的文官来充实官僚队伍。

但是大量的文官参与国家的治理,一出身籍贯形成了各种膨胀,现在朝廷的党政其实在宋朝就已经开始。

宋朝也开始了以朋党为基础的文官政治制度。

“你跟我讲了这么多,难道跟那个林知县有什么关系?”吴夫人显然被知府大人的这番云山雾罩说的有些迷茫了,于是想起发怒嗔道。

吴大人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大明有13布政使司。所以湖广是以洞庭湖为名,河南、河北以黄河为界,山东、山西以太行山为界。那么大山大河的形状肯定是不规则所以布政使司的边界也不规则。

那么,中国家在划分省和省之间界限的时候,除了这个山川形变,还有一个原则叫犬牙交错。就是要把边界画的跟狗牙那样参差不齐。

这样的话省界就更加弯弯曲曲了。

为什么要搞犬牙交错呢?因为山川形变,对国家来说也有有利的地方。

就是你以大山大河为界的话,就经常会形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有的地方是所谓四塞之国。四周围都有天险,那么一宣布独立的话,外面就很难打进来。

所以画家就要打破大山大河的界限。把你的一块地方画给我,我的一块地方画给你。

这样的话你要是闹独立的话,你的险要的关口在我这我这里。很快的就能越过天险去打你。

秦始皇征服岭南之后,发现要控制这个地方很难。因为岭南太远了,而且个南岭是天然的分界线。

所以他最先搞了一个券崖项目的办法。他把岭南的一块地方划给了岭北的长沙郡。最后来赵佗领导搞独立的时候。汉武帝就很容易从当时的长沙国出兵,平定岭南地区。

这个原则在元朝应用最广泛。因为蒙古在征服南宋的过程当中发现这个地理因素对军事占领的影响非常大。经常一个关口拿不下来,一座山翻不过去,就要费很多劲甚至依靠天线,宋朝以步兵居然击毙了蒙古的蒙哥汗。

所以元代呢,就广泛采用玄隘降落的办法。让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

最典型的就是他让陕西形如铁铃,把原来四川那一块地方划给了陕西。最主要是解决四川独立的问题。

四川盆地四周都是天险,最历史上经常搞独立王国。从三国时期的益州的蜀汉,到后来的后蜀国,甚至在大宋的时候,四川是主要抗击蒙元兵南下的桥头堡。

但是从元朝之后,就没再出现过割据政权。虽然元代行省面积和权力都很大但是没出现过地方分裂。这是犬牙相互原则发挥的作用。

说到这里的时候,吴大人突然间话风一转。

宋朝对科举制度的重视是源于陈桥兵变现在来看,应该是一个蓄谋已久的兵变,从辽国南下入侵,大军回去守军就开门了。

还有你的退位诏数哪儿来的?最重要的是赵匡胤下令,进城之后要严格遵守纪律,咱不能像以前一样乱抢了啊,得人心呐。

这个种种行为,明显是深思熟虑过的。

虽然宋史说赵匡胤他不知道,但是现在来看啊,他应该是知道的,只不过他装作不知道,等下边人都安排好了,他再出来,还可以维护自己形象是吧?

吴夫人这一这时已经恼羞成怒了,他揪着吴大人的胡子说道:“你给我说明白,再这么云山雾罩的,我就把你这个狗油胡揪下来。”

吴大人被自己的夫人弄得哭笑不得,他站起来走到木门前左右的看了看,没有人。

然后他小心的把签押房门关上。吴夫人被知府大人这种小心翼翼的操作也吓到了。

她顿时收敛了自己的行为,站在那里乖巧的看着知府大人。

吴大人走到妻子面前小声的说道:“县令被人们称为百里侯和父母官不是没有缘由的。县令在一县之内的权利非常大,民间称其为土皇帝,其实点儿都没有错。

俗话说破门的令尹,灭门的县令。如果一个知县想为恶的话,那在一县之内是没人可以制止他的。

为什么说一生作恶知县附郭,三生作恶,俯身附郭省城,十恶不赦,附郭京城。

这其实就是在这些附郭知县有上官制约他,他们无法做到一手遮天。而且能管着他的官员太多,他也无法行使自己父母官的权利,才有这个说法。”

“你知道我这个广州知府由于你娘家的原因,所以要比一般的知府权利要大很多。

而林雨晨这个知县恐怕在南海县中比我这知府的权利一点都不少。

他比别的知县多了一个权利。甚至我这个知府都没有的调兵的权利。

他既然是林家的嫡子,那他就可以调动林家掌控的巡海营。

巡海营可是有4000兵士在南海县内有哪名绅商大贾有他的势力大。”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