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小说尽在必读小说网!必读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回到宋朝当大文豪 >第112回 制科延期114(2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12回 制科延期114(2 / 2)

眼见八月初的“秘阁六论”即将来临,意外突发,苏辙在七月底不巧染疾,且病情较重,极有可能无法按期应考。苏洵和苏轼心急如焚,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直转。苏辙自己更是急火攻心,病情愈发加重。

苏洵和苏轼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前往欧阳府。

苏轼心怀希冀地问道:“阿爹,老师今日传唤,说是与子由制科考试相关,不知老师是否有办法解决此事?”

苏洵眉头紧锁,摇头说道:“通过别的办法解决此事难于登天,估计老师也束手无策,只能寄希望于子由在开考之前病情能够好转。咱们也别胡乱猜测,面见老师就知所谓何事了。”话虽如此,但苏洵内心依然心存侥幸地抱有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

欧阳府书房。

苏洵父子二人推门而入时,见欧阳修和杨畋正在茶座旁谈笑风生地饮茶。父子二人原本沉入谷底的心如同死灰复燃一般,没来由地升起一丝希望。

“明允,子瞻,来来,先品茗一番。”欧阳修笑着招呼父子二人落座。

杨畋无奈笑道:“你啊,就别卖关子了。明允,子瞻,先说结果,官家同意将秘阁六论延期至子由病情痊愈后再举行了。”

“啊!”苏洵父子二人同时惊骇出声,随即瞠目结舌地望向杨畋和欧阳修。仁宗皇帝为了苏辙个人的病情将制科考试延期,这太过匪夷所思。如果此话不是出自杨畋之口,估计父子二人立马就得撸起袖子上前干架,这不摆明了消遣人吗。

欧阳修抚须快慰大笑:“哈哈,确实如此,武叔所言非虚。”

苏洵父子二人由震惊转为狂喜,慌忙俯身一躬到底,迫不及待地说:“还请老师和杨大人解惑!”

“还是我来说吧,此事多亏武叔和韩琦韩大人了。”欧阳修便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详尽无遗地说与苏洵父子二人。

原来苏辙刚刚病倒之时,杨畋就已忧心忡忡,并积极思虑解决之法。富弼在今年三月由于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韩琦由次相升为主相。说服韩琦向仁宗皇帝进言,是解决此事的唯一办法。

杨畋带着苏辙参加制科考试的五十篇策论,以及印成册子广为流传的《南行集》,特意拜会韩琦。

韩琦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他一生经历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两朝顾命,在北宋中期的政治舞台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与范仲淹率军抵御西夏,在军中颇负盛名,素有“韩范”并称之美誉;在政治改革方面,他积极支持庆历新政;在地方任职期间,他广施仁政;在朝廷为相之时,他勤劳王事、辅佐三朝。

韩琦本人亦是少年得志的才子,二十岁即以科举榜眼开启仕途,在朝中一向敢于直言。通过这五十篇策论和《南行集》,胆识才情兼备的苏辙仿佛让韩琦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于是,韩琦向仁宗皇帝进言:“今岁召制科之士,惟苏轼、苏辙最有声望。今闻苏辙偶病未可试,如此兄弟中一人不得就试,甚非众望,欲展限以俟。”

制科是比科举等级更高的国家考试。仅仅因为其中一个考生生病,宰相居然向皇帝建议推迟举行,这只能发生在“不杀士大夫”的宋朝。更加令人震惊的是,宋仁宗竟然欣然同意,这也只能发生在宽柔仁善的仁宗朝。

苏轼事后深思此事。仁宗皇帝乐于笑纳韩琦请求延考的建言,既给老臣面子,也给新人机会,更加坐实了自己为政宽仁的人设,可谓三全其美。果然,能够坐上坐稳这天地间第一把交椅之人,绝非易与之辈!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