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小说尽在必读小说网!必读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其他类型 > 唐诗修正 >第二十章 许浑 淮南一叶下(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二十章 许浑 淮南一叶下(1 / 2)

早秋

许浑

遥夜泛清瑟,

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

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

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

自觉洞庭波。

释义及评析:

遥夜:长夜。清瑟:淡淡的忧伤和凄凉的情绪。

翠萝:绿色的藤蔓。

残萤:残存的萤火虫。

玉露:1,秋露。2,一种名叫玉露的植物。(也不知道,古时候有没有这种植物?姑且认为有吧。)

早雁:早早往南飞的大雁。

金河:1,一条名为金河的河道,或者地名。2,早晨旭日照射下,看起来像金色一样的河流。

晓:拂晓,天刚亮的时候。

因为这首诗出现歧义的地方较多,只能尽量以合理的方式解读:

1,长夜里,心中生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凄凉的意境。

2,这时,有西风从翠绿的藤蔓中吹出来。

3,残留的萤火虫,栖息在玉露花上面。

4,早早就往南飞的大雁,从金河上面掠过。

5,高大的树木,在早晨看起来还很浓密。

6,远山的山更开阔,看起来,更加清朗。

7,淮南有一片叶子飘落的时候。

8,已经能够感受到洞庭湖上涌起秋波。

这首诗是唐诗之中,非常难以理解的存在,和白居易写禅是一个道理。各种歧义层出不穷,读者只有去联想,才能够领悟一二。这样写诗,是非常失败的。

普通人读这首诗,要么就是乱理解一通,要么就是瞎猜,估计只有作者知道自己写了什么,毕竟,词不达意,就很难让人读懂。

这首诗八句有七句都在写景色,首句写弹瑟(一种与古琴相像的古代乐器),且,还产生了多重歧义,较为合理的一种,本诗可以理解为:长夜里看清波荡漾,仿佛感受到弹瑟一样的意境。

下面就具体解释一下。

因为这个泛字,多数时候都与水有关,我们看下这个字的解释:

1,广泛,一般。2,肤浅,不深入。3,荡漾,透出。4,水溢出来。5,漂浮。

在这里,是不是作清波荡漾讲,要合理一些?

如果要说是在写弹瑟,就要理解为:长夜里,随意弹一下瑟,不深入这种意境。

然而,还有人认为,第一二句属于因果关系,作者在长夜里似乎听到很淡的瑟的声音,仔细一听,原来是秋风吹动藤蔓的声音。

这一句,就领会出来出来三个意思了。但是,似乎以弹瑟这个含义去理解,会更好一些?否则,前面六句直接成了并列写景,好似有些赘述的感觉。

但是,以中正的理解,还是应该以第四种解释最合适。

本文也以第四种为准。

首先,清瑟,要解释为,淡淡的忧伤凄凉之意境。为什么?因为瑟的音节,本来就给人一种凄凉的意境,古时候最早的瑟有五十根先,后来改为二十五根,就是因为这种音太悲伤了。后世有个词牌名,叫做清音二十五弦。

解释一下就是,在长夜里,感觉到淡淡的忧伤和凄凉之情。这样的话,似乎能够和末尾两句相呼应。

后面七句除开最后两句用典来抒情,其余全写景色。

诗词中用典,其实是比较失败的,作者自己无法抒发描写自己的情感,仿佛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要去借助其他的意境来加以例证。

有的律诗,四句六句地用典,普通人一看,作者博学多才,行家一见,直接没有兴趣了。

就好比修建房屋之后要装修,要买家具布置一番。你倒好,空房子不设计不装修,直接去别人家搬来一些家具堆在一起,能和谐吗?

就像穿衣服一样,你要穿合身的衣服,才能彰显你的气质,而不是把别人的衣服一股脑往自己身上一套了事。

全篇写景、叙事,还不如直接写赋算了,何必冠以诗词的名义?

诗词,登堂入室的诗词,一定是标准的借景抒情、描述哲学辩证、描述大道、描写人生感悟,等等。因为,你写出来的诗词,不只是自己看,还要给别人看。

只有能够引起读者情感共鸣的诗词,才能算是佳作。

这首诗就没有一点意义,整篇看上去,就给人一种感觉。像是看到一个破碎的瓷器,整个都是用胶水粘连起来的。

首句立意开头,那么,后面你要符合你的立意,要前后呼应,要前后连贯,而不是做烩面,什么菜什么材料都往里面放。律诗,不是烩诗。

中间四句地连接还是比较紧凑的,不过用字非常随意,不够严谨。早雁飞过金河,为什么要用的“拂”?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很多字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字旁边加个“手”旁,很显然,这个动作是用手去完成的。

大雁从河面飞过,没有任何情感,用“拂”字真的合适?越,过,都可以。何必非要用一个“拂”字呢,没有任何意义。

后两句以淮南子中“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去领悟楚辞湘夫人的“洞庭波兮木叶下”,是不是过于牵强附会?

当然,这里所谓的典故,也许只是一部分诗人的理解,我认为,这里只能以原文的文字去理解,而不应该去看典故,没有实际意义。应该直接无视这个所谓的典故。

读者不是考古学家,要跟着诗人们去考古,你用八个典,读者要去学八回知识,如果是这样,诗人很明显就是在卖弄。

而且还是没有文化的卖弄。不是说你知道一些典故,你就高大上,你要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才是上乘。

这首诗中间四句都没有哀伤的情绪,怎么突然冒出来淮南一叶下,就知岁之将暮这样伤怀的情绪呢?

如果要表达伤怀的情绪,应该提前布局。比如第一句的引子,就应该在最后两句多加以描述,前后呼应,让整首诗融为一体。

不管写什么,都要有个承接之处,就像人体,骨头相连的地方,是有血肉筋脉的。不是骨头直接连着骨头。

在不大幅度改动的情况下,要去修改这首诗,使其更加符合逻辑,让其意境明透而生动。

我们就需要用更加生动而富有情绪化的动词,去替代原有的动词,使第一二句的动态,显得更加充满情感。

让三四五的叙述,变得更有意义。到第六句的时候,再加大抒情的力度,最后两句再去和前文呼应,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第一句的“泛”改为“弹”,第二句把“生”改为“催”,就显得更加生动。

下面的三四五句叙述,只把第五句地“晓还密”,改为“晓虽密”,用一个“虽”字去转折,回到第二句的“西风”的意境上面。

第六句的时候继续承接前面“悲西风”的情绪。我们将“远山晴更多”改为“悲枯去也多”。远山与近山,晴还是雨,都是一样的,没必要用多与少去形容,根本没有意义。

远山晴,与悲伤的意境南辕北辙,肯定也是不符合的,秋天最常见的景色,是叶落枝枯花谢花飞,自然会悲伤枯萎的、凋谢的、掉落的也多。

这样一来,就与第一句的长夜弹瑟,第二句的秋风催翠转黄,相呼应了。至于第三四句,都是秋景,算是融而为一。

第五句作为转折点,高大的树木虽然还有绿色(晓,在这里的意思解释为绿色,充满生机,包括后面的密字,也表达的是生机犹存的意思),还很浓密。

但是,第六句给了它一个转折点去对应,掉落的,去的,也多。这样就没有违和感,剩下两句就可以更好发挥。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